Fanal Obscur: Chinese Modernists and European Leftist Literature (黑暗的明燈: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
Research book or monograph (author)
Other information
Abstract現代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作為二十世紀兩種最具影響力的思潮,如何跨越地域、語言和文化的界限在不同國度相遇?二十世紀中國嚴峻的政治和文學環境又怎樣成就兩種思潮「相遇」的獨特形式?本書藉「黑暗的明燈」(fanal obscur)的矛盾修辭,描述中國現代派作家通過歐美現代主義和左翼文藝的思考,探索自身藝術和政治進路上各種兩難困境。本書聚焦在1927年中國大革命失敗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各個歷史的關鍵時刻,試圖在世界文藝思潮的宏大版圖之下重構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之間的關係脈絡,揭示中國現代性發展的混雜性(hybridity)和異質性(heterogeneity)特點。我們處理中國與西方的現代主義、左翼文藝的課題,一方面積極擺脫「影響」和「抵抗」兩種關係模式的簡化論述——事實上兩者背後所隱藏東、西方二元對立的觀念以至思維模式,早已備受學者質疑;另一方面,重塑現代派作家編輯活動、創作、翻譯和評論的文本脈絡和歷史情景,突顯他們在每個歷史關鍵時刻之中所面對的困境和抉擇。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的研究,將為跨國的現代主義論述提供另一方向探討其內在的複雜性,亦為「全球化」和「在地化」的左翼文藝研究提供「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以外的考察對象,以期開拓相關課題的研究視野。
本書全文七章,導言以外分為三個部份,探討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關係的不同面向。首部份從跨文化的角度審視中國現代派如何透過「法語」左翼知識分子的視野,窺探十月革命前後俄蘇文學及文藝理論的發展,並通過翻譯和轉譯的特定文本,為當時由「左聯」主導的中國文壇注入各種有別於蘇共官方意識型態的異質聲音。第二部份關注歐、亞戰爭語境下中國現代派對戰後法國現代主義、左翼文藝以及其他文藝思潮的解讀。第三部份將中國現代派重置於先鋒性(avant-garde)和現代性(modernité)的理論脈絡,通過其普羅文學和都市風景兩種截然不同的書寫,重新探討他們自處的複雜位置。
本書全文七章,導言以外分為三個部份,探討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關係的不同面向。首部份從跨文化的角度審視中國現代派如何透過「法語」左翼知識分子的視野,窺探十月革命前後俄蘇文學及文藝理論的發展,並通過翻譯和轉譯的特定文本,為當時由「左聯」主導的中國文壇注入各種有別於蘇共官方意識型態的異質聲音。第二部份關注歐、亞戰爭語境下中國現代派對戰後法國現代主義、左翼文藝以及其他文藝思潮的解讀。第三部份將中國現代派重置於先鋒性(avant-garde)和現代性(modernité)的理論脈絡,通過其普羅文學和都市風景兩種截然不同的書寫,重新探討他們自處的複雜位置。
All Author(s) ListKWONG Ho Yee Connie
Year2017
Month6
Publisher商務印書館
Place of Publication香港
Pages1 - 360
ISBN9789620757105
LanguagesChinese-Traditional
Keywords中國現代派, 歐洲左翼文藝, 現代性, 先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