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探索:商貿活動、水道與陸路交通線
Refereed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nd published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Full Text
There are no full text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record. |
Other information
Abstract長沙五一廣場出土過去曾多次出土漢至三國時期的簡牘, 2010年出土的東漢簡牘,約有萬餘枚簡牘。2015年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佈了部分簡牘的釋文和圖片。前者有20例,後者176例,內容涉及東漢中早期,和帝至安帝時期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諸多方面資訊,彌足珍貴。
本文嘗試從河道和陸路交通的角度考察部分相關的簡牘。湘水是往來長沙郡、零陵郡及其屬縣,聯繫鄰近郡國的主要水道,其發源、流經、匯聚乃由眾多支流作組成,覆蓋荊州的主要的地域,北匯洞庭,《水經注》卷三十八詳細敘述湘水水系及所匯入的支流。荊州一帶的百姓、外來行旅,以致軍隊的徵調,筆者認為他們都可以利用湘水水系,行舟載運貨物,輾轉流徙,《水經注》所述就是舟行的路線。至於長沙、零陵的交通也有陸路路線,特別是鄉和里之間距離,陸路網絡更為重要,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箭道封域圖》給予我們認識鄉里之間的商業活動路線。
本文以2010年出土的東漢簡牘為研究的中心,分析簡牘文書內的商貿活動,發現沿湘江及其支流的縣鄉的水道,甚至陸路交通成為漢代長沙郡、零陵郡貿易的主要路線。當中蒼梧郡零陵泉陵的人口和商業活動頗為頻繁;湘江聯繫的支流,販賣十分活躍,例如居民自備船隻溯沂溪往返,市場售魚,沂溪、潘溪都有市魚;大量貨物流通,發生爭訟和導致盜賊垂涎,零陵郡湘鄉縣,以及攸縣和長沙縣城的河流之間的劫殺案件也因此而出現。
本文嘗試從河道和陸路交通的角度考察部分相關的簡牘。湘水是往來長沙郡、零陵郡及其屬縣,聯繫鄰近郡國的主要水道,其發源、流經、匯聚乃由眾多支流作組成,覆蓋荊州的主要的地域,北匯洞庭,《水經注》卷三十八詳細敘述湘水水系及所匯入的支流。荊州一帶的百姓、外來行旅,以致軍隊的徵調,筆者認為他們都可以利用湘水水系,行舟載運貨物,輾轉流徙,《水經注》所述就是舟行的路線。至於長沙、零陵的交通也有陸路路線,特別是鄉和里之間距離,陸路網絡更為重要,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箭道封域圖》給予我們認識鄉里之間的商業活動路線。
本文以2010年出土的東漢簡牘為研究的中心,分析簡牘文書內的商貿活動,發現沿湘江及其支流的縣鄉的水道,甚至陸路交通成為漢代長沙郡、零陵郡貿易的主要路線。當中蒼梧郡零陵泉陵的人口和商業活動頗為頻繁;湘江聯繫的支流,販賣十分活躍,例如居民自備船隻溯沂溪往返,市場售魚,沂溪、潘溪都有市魚;大量貨物流通,發生爭訟和導致盜賊垂涎,零陵郡湘鄉縣,以及攸縣和長沙縣城的河流之間的劫殺案件也因此而出現。
Acceptance Date17/12/2018
All Author(s) ListLai Ming Chiu
Name of Conference通過簡牘材料看古代東亞史研究國際論壇
Start Date of Conference17/12/2018
End Date of Conference20/12/2018
Place of Conference韓國濟州島
Country/Region of ConferenceSouth Korea
Year2018
Month12
Place of Publication韓國,濟州
LanguagesChinese-Traditional
Keywords東漢簡牘, 商貿活動, 水道, 陸路交通